首页 > 中医养生 > 春夏养阳常按“六穴”

春夏养阳常按“六穴”



春夏之季,天气由寒转暖,由暖转热。到夏至节气,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。中医有“春夏养阳”之说,即此时如能顺应季节,养护好体内的阳气,不仅可散寒通络、益气温阳,还可以固本扶正,提高人体的免疫力。


“阳气不足生百病”。春夏如不注意养阳,易引起肺气虚,使人抗病力降低,易感冒、发烧等;肾阳虚,易出现怕冷、手足不温、腰膝酸软等;脾阳不足,寒湿不化,使脾胃受困,出现纳差、腹泻,或肌肉或关节痛等。


“春夏养阳”除了药补和食疗外,选择穴位按摩不失为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方法。下面就介绍六个有助调顺阳气的穴位和按摩方法。


mmexport1717471346138



1

百会

位于头顶正中。用中食二指以顺时针方向按揉此穴,每次10分钟,或用手指点按100次也可。1日2次。充盈脑中阳气。能缓解头痛、眩晕、精神不振、多梦易醒等症状。


2

至阳

位于背部中央,肩胛骨连线的中点。用手伸向腰后摸到对侧肩胛骨的最下端,水平位置的脊柱凹陷外即是此穴。用手指点压3~5分钟,或握拳,用中指节骨尖按揉此穴。每次3~5分钟,1日2次。振奋背阳。改善阳气不足引起的背心发冷、怕风、肌肉僵硬等。


3

中府

在胸部外上方,距胸骨正中线6寸,平第一肋间隙。用双手中指指腹同时按摩对侧中府穴。每次2~3分钟,以有酸胀感为宜。宣肺理气。可改善肺阳不足引起的气短、胸闷不舒,且可预防体虚感冒。


4

神门

位于腕横纹尺侧端,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。先用左手大拇指掐右侧神门穴,再换右手掐左侧神门。每次3分钟,每日1~2次。鼓动心阳。可治疗心气不足引起的心悸怔忡、咳喘胸闷、形寒肢冷、失眠多梦、下肢水肿等。


5

中脘

在肚脐与胸骨连线下端的中点。将四指并拢,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点揉该穴。每次3~5分钟,每日3次。温胃养阳。可防治胃阳不足引起的胃脘冷痛、喜温喜按、泛吐清水,或不消化食物、食少脘痞、口淡不渴等症状。


6

足三里

在小腿外侧,外膝眼下3寸(四横指)。食中二指并拢,对此穴做环形按摩,配合按揉。两侧穴同时做或轮流按揉均可。每次3分钟,每日2次。温补脾阳、增强体力。可改善脾阳虚引起的面色萎黄、头晕、食少、腹泻、四肢不温、倦怠等症状。


7

肢体常摇筋骨壮

明代文学家、刻书家胡文焕记载的养生小方法之一。


两手握拳,连同两肩,向前轮转胳膊,先由里向外下方转,再由外向里上方转,然后换一只胳膊按同样方法轮转,各20次;平坐,提起左脚向前缓缓伸直,脚尖向上,当快要伸直时,脚跟用力向前下方蹬一下,做5次后,再换右脚做。


此方法能舒展四肢关节,对中老年人预防肩周疾病,提高身体机能具有益处。


8

足心常擦心清净

摩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养生方法。据载,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数十年如一日,早晚摩足,从不间断,直到晚年仍精神抖擞,老而不衰。现代医学研究证明,搓摩足心可促进血液循环,刺激该处的神经末梢,促进尿酸排出,祛病延年。


泡洗双脚后,用右手握住右脚趾,用左手摩擦右脚的涌泉穴及附近的足心,直到足心发热为止。再将足趾稍稍转动,然后放开双脚,向上、向后尽量翘起足趾,再收缩足趾,像这样反复做10次。右脚着地之后,换左脚做。


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降虚火,缓解头昏、头痛、目眩、咽痛,还可缓解失眠及足部萎缩、麻木等。



来源:家庭医学

返回顶部